松茸烘干工艺流程 松茸烘干时间
松茸烘干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处理、温度控制、湿度控制及质量检验四个关键环节:
前期处理
- 清理泥沙:用软刷或软布清除表面杂质,避免浸泡或长时间接触水。 
 - 切片摆放:菌盖朝上、菌柄朝下均匀摆放,厚度控制在3-5毫米。 
 - 及时烘干:采收后6小时内必须开始烘干,冷藏条件可适当延长保存时间。 
 
温度控制
- 分阶段升温:初始温度35℃,每小时升1-3℃,最高不超过70℃。 
 - 低温阶段(35-40℃):持续6小时,确保均匀脱水。
 - 中温阶段(40-60℃):持续8-10小时,加速干燥。 
 - 高温阶段(60-70℃):最后2小时快速脱水,避免过度烘烤。 
 
湿度控制
- 排湿原则:低温阶段满负荷排湿,中高温阶段间断排湿,防止颜色变白或水浸。 
 - 湿度检测:烘烤16-18小时后检查干燥度,按压菌盖与菌柄交界处无软感为合格。 
 
成品处理
- 密封保存:干燥后密封防潮,冷藏或常温保存半年。 
 
松茸烘干工艺
 
松茸百科
松茸,学名松口蘑,别名松蕈、合菌、台菌,隶属担子菌亚门、口蘑科,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,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,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,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。松茸好生于养份不多而且比较干燥的林地,一般在秋季生成,通常寄生于赤松、偃松、铁杉、日本铁杉的根部。
      松茸具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纤维素等多种营养成分,并含有松茸醇、异松茸醇等药用成分,具有化痰、止痛的功能,可用其治疗手足麻木、腰腿疼痛等病症。
 
野生松茸
     松茸是野生的珍贵真菌。学名为松口蘑、别名叫大花菌、剥皮茵。云南生长的松茸个大,茎柄粗,肉质纯白细嫩,香味浓郁。松茸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味道鲜美、药用价值高,欧洲及日本古时就视松茸为山珍,在日本是高级礼品,古代时就作为百姓向贵族皇家进献的贡品。
 
松茸加工工艺步骤
     剥去菌子上的泥土和杂草,用陶瓷刀或者竹刀小心的削去根部的泥沙,尽量别用钢刀,钢刀会让松茸沾上腥气,最后用水刷去表面浮尘即可,动作要快,必须时用一把小软刷,切记不要用水浸泡松茸,因为松茸吸水后口感会大打折扣。装盘时菌盖朝上,菌柄朝下,摆放均匀,松草采收后6小时以内必须烘干,如果有冷藏条件,保存时间可以适当延长。
 
松茸烘干工艺
一阶段:烘房温度升到35℃时,将松茸推入烘房,低温烘烤,逐步升温。通常1小时升温1℃-3℃,最高温度应该控制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在70℃以下,一般要求35℃-40℃之间烘烤6小时。
二阶段:40℃-60℃之间烘烤8-10小时。
三阶段:60℃-70℃之间烘烤2小时。
     松茸含水分越高,需要在低温条件下烘烤的时间就越长,如果烘烤刚开始,温度就升的很高,会造成组织失水太快,松茸的菌盖变形不圆整,菌褶倒叠,菌盖出现裂纹,颜色变黑也破坏了酶的活性,使松茸失去原有的香味,松茸送入烘干房内需要连续烘干,直到干燥,加热不可以中断,温度控制需要精准,不能起伏太大,不然影响烘干品质。
     松茸的烘干过程中,除了严格控制加热温度,及时排湿也是重要环节。排湿的基本原则是:在松茸烘烤前期,烘干房温度保持在35℃-40℃时,应该满负荷排湿,当温度上升到40℃-60℃时可以进行间断排湿,60℃以上的排湿量通过时间控制排湿,不能过度排湿,这样会让松茸的颜色发白。
 
烘干到16-18小时,可以打开烘干房的门,检查松茸的干燥度是否合格,检查时,用手指压按菌盖与菌柄交界处,若只是呈现出痕迹,说明干燥度合格。